徐康寧
  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克迪所寫的《21世紀資本論》英文版於今春在美國上市,引來如潮熱評。值得提出的是,中國是世界上《資本論》普及流傳最為廣泛的國家,中國的經濟學理論受《資本論》的影響可謂深遠,當下中國的許多大學還在上《資本論》這門課程,但遺憾的是,中國的學者至今尚未寫出有影響的類似於“當代資本論”的著作。原因何在?
  首先是缺乏對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深度關註,熱衷於研究一些無關痛癢甚至“學術式游戲”般的所謂純學術話題,使得當下中國經濟理論界難以產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厚重成果。很多年來,中國的經濟學術界似乎喪失了對社會普遍關註的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興趣,用大量精力去研究脫離社會現實的所謂純學術問題,常常用複雜而無實際意義的數理模型去證明一個簡單的問題,甚至是一個基本常識。還有無數多的著作和文章,列出的問題既非來自實際,又非理論原創,實際上是為已知結果甚至作者心目中的結果堆砌出大量無用的數學公式和所謂的實證過程,其中不少變成一場純粹的學術游戲。那些真正值得學者關註的重大社會經濟問題,如收入分配、發展模式、財稅制度、民生福利等,反倒缺少深入的研究,也很難產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厚重著作。
  其次是視野不夠開闊,缺少大跨度的理論審視,對中國以外的情況知之不多,自然限制了中國的學者能夠寫出具有國際影響的有力之作。國際上一些有水平的學者,不僅熟知本國情況,而且也能洞察外部世界,研究視角十分開闊,筆下有足夠的廣度和縱深感,寫出來的著作容易產生影響力。《21世紀資本論》的作者是法國人,但作者的聚焦視野並非限於法國,而是擴展到美國、英國、日本和整個歐洲,甚至還借助於其他學者的幫助,把中國和印度也納入了研究範圍。中國的理論學者應當要有更加開闊的視野,具有駕馭世界性閱讀興趣的能力。否則,你熱衷於研究的問題,外國人根本就不感興趣;或者你僅僅瞭解中國情況,對外部世界知之甚少,有了研究成果,也很難產生世界範圍內的共鳴效果。
  此外,缺少對重大問題研究的長期積累,難以做到畢其功於一役。一部好的理論之作,往往需要做出長期的探索。此外,時代在進步,社會也很難接受只說大道理而缺乏事實依據的說教式理論著作。皮克迪教授為寫《21世紀資本論》做了15年的準備,不僅廣泛涉獵了大量著作,而且收集了幾乎為海量的歷史數據。為證明資本收益與勞動收益的歷史周期變化,作者引用的資料最早追溯到18世紀初,歷史跨度竟長達300年!
  《21世紀資本論》並非完美之作,此《資本論》與馬克思的《資本論》也不是同一個思想。但這部書能在世界上迅速走紅,產生廣泛影響,的確值得我們深思,尤其是中國經濟理論界應該重聚自己的研究目光,關註重大現實問題,畢竟中國是學習《資本論》最為廣泛的國家。▲(作者是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
(編輯:SN0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f42lfrix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